全程導醫(yī)網(wǎng) 徐州傳染頻道:“艾滋病多是同性戀傳播,我是異性戀,肯定不會得。”這句話出自一位28歲青年之口。
許是自負與張狂,許是僥幸與囂張,HIV病毒在不經(jīng)意間“纏”上了這位青年,并給予他當頭一棒。
- “我對不起別人,也對不起自己”
幾個月前,小楊(化名)直愣愣地站在醫(yī)院門口,死死盯著手中的的體檢報告。“HIV陽性”幾個字眼在腦中回蕩,他覺得整個世界都塌了。
走出醫(yī)院大門,望著眼前車水馬龍的街道,“我恨不得一頭栽進車流中,這樣我就解脫了。”
回憶起當時的場景,小楊面露苦色、悔恨不已。
小楊個頭不高,皮膚白皙,鼻梁上架著黑框眼鏡,活脫脫一個溫文爾雅的奶油書生,加之平時休閑打扮,和一般大學生無異。
仗著自己的“外貌”優(yōu)勢,小楊經(jīng)常出沒于附近的大學,背著雙肩包、抱著書本、泡在圖書館,那份獨來獨往的清秀氣質(zhì)吸引了不少女大學生。
微信掃碼加好友、網(wǎng)絡平臺談朋友……這些交友“工具”,他用得得心應手。
大學生、社會女性、公職人員……小楊坦白了他“交往”過的女性群體:“我知道亂搞男女關系不好,但是真的是一時沖動,我對不起別人,也對不起自己。”
經(jīng)過激烈的思想斗爭,第二天,他拿著體檢報告、瞞著家人來到了徐州市傳染病醫(yī)院,找到了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張鳳池。
坐在張主任的面前,小楊愁云滿面,羞愧難當,在張鳳池主任的開導下坦白了自己的一切。
- “不知道誰傳染了我,但我不想死!”
小楊感染的是HIV病毒,他以為就是艾滋病。
張鳳池主任向他解釋:“HIV是一種病毒,AIDS是一種病癥。一個人感染了HIV病毒不一定馬上發(fā)病,發(fā)病之后,才能說這個人患上了艾滋病。但無論有無癥狀、是否發(fā)病,感染HIV病毒后都需要治療,讓艾滋病實現(xiàn)可防可控。”
一般而言,在發(fā)生高危行為(無套性行為或共用針頭針管等)之后,需要服用“HIV阻斷藥”來防止病毒擴散,2h內(nèi)服藥阻斷率在99%以上,隨著時間的推移阻斷效果遞減,超過72h后,醫(yī)生不建議再服此藥。
而距離小楊發(fā)生高危行為后已經(jīng)不知道多少個日夜,此時服用HIV阻斷藥物意義不大。
于是張主任為其制定系統(tǒng)的治療方案,小楊遵循醫(yī)囑,按照療程服用艾滋病阻斷藥物,并定期來院復查。
- “肆意妄為的惡果只能自己承受”
都說人生如戲,就在某次復查中,小楊遇到了自己之前的“女朋友”,她來取自己的檢測報告。
兩人面面相覷,尷尬至極。
“我的報告顯示HIV陰性……”最終是小李(化名)打破了寂靜的氣氛。
如果說要追本溯源,追究究竟是誰攜帶了HIV病毒并且傳染給了自己,如今似乎也沒了意義。小楊回想起自己以前做的荒唐事,只覺悔恨。
片刻后,二人相顧無言,姍姍離去。
小楊望著漸漸模糊的人影,自嘲道:“人生有定數(shù),命中有因果。我這般的肆意妄為,這樣的惡果只能自己承受,怨不得旁人。”
整理好心情的小楊,拿著病歷走進了張主任的門診室,進行復查。
3個月后,小楊的體內(nèi)再也查不到HIV病毒的蹤跡。
“是張主任幫我切斷了通向艾滋病的路,接下來我一定繼續(xù)服藥,定期復查,潔身自好。”
由此可見,不管是艾滋病還是HIV病毒攜帶,都沒有僥幸可言,如果非要說個概率,那就是0或者100%。
- 知艾防艾 從你我開始
張鳳池主任介紹:“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、母嬰傳播和性傳播,由于目前醫(yī)療水平的進步,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已得到很好的控制,因此阻斷和控制性傳播迫在眉睫。”
據(jù)統(tǒng)計,目前我國通過性傳播途徑感染HIV的患者有近98%,青年群體通常是HIV新發(fā)感染較為集中的群體。
新報告顯示,15-24歲青年病例由2011年的10299例上升到2019年的15790例,其中青年學生占比從2011年的10.4%上升到2019年的21.7%。
張鳳池主任提醒:“對于青少年而言,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,發(fā)生關系時都要正確使用安全套。如果事前未使用安全套,在發(fā)生高危行為后盡量在24h內(nèi)到醫(yī)院開具阻斷藥物,越早預防,效果越好。”
除此之外,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也是也不容忽視。張主任提醒:“很多中老年人缺少家人陪伴以及家庭關愛,會選擇交往其他伴侶,發(fā)生不安全性行為后極易感染HIV病毒。因此要給提醒廣大市民,及時檢測、主動檢測。”
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,今年的主題為“攜手抗疫防艾 共擔肩扛責任”,讓我們共同攜手,提高艾滋病知曉和HIV病毒阻斷意識,打造沒有艾滋病的未來。
徐州健康熱線:0516-857071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