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土三七”究竟是什么東西?為什么人們要吃它?又為什么為導(dǎo)致如此嚴重的肝損傷?
市民常常把“土三七”混淆為“三七”。“三七”屬五加科人參屬,以根、根狀莖入藥,無毒,是名貴中藥材,可散瘀止 血、消腫止痛,用于咯血、吐血、便血、外傷出血、胸腹刺痛、跌腫痛等。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顯著的造血功能,能加強和改善冠狀動脈微循環(huán),其作用奇特,被 歷代醫(yī)家視為藥中之寶。
但“土三七”完全不同于“三七”,“土三七”別名“菊三七”,又名“三七草”,為菊科。兩者雖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處,均有散瘀、消腫止痛、清熱解毒功效,但來源于不同科植物,更重要的是毒性不同!
“土三七”是一年多生的草本植物,內(nèi)含吡咯烷生物堿成分,可造成肝窶和肝小靜脈的內(nèi)皮細胞損傷,導(dǎo)致肝小靜脈阻塞,肝細胞不同程度液化壞死,晚期可 見肝纖維化,患者出現(xiàn)肝大、右上腹痛、腹水和黃疸等癥狀,而且這種損害一經(jīng)形成,常常無法逆轉(zhuǎn),最終發(fā)展為肝功能衰竭或頑固性腹水。一些受到肝損傷的重癥 患者,甚至只能求助于換肝手術(shù)來維持生命。
閱讀下一篇
土三七非三七 切不可自行服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