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誤1 用藥量小就不會過敏
解讀:這是將藥物過敏與藥物的毒副作用混為一談。藥物的毒副作用可通過減少用量來減輕,但藥物過敏反應的決定因素是藥物本身,與它的劑量無關。例如,有的患者即便是聞到青霉素的氣味也能引發(fā)過敏性休克。
錯誤2 用過的藥不會引起過敏反應
解讀:其實以往曾用過的藥物也可能引起過敏。因為所用藥物的生產廠家不同、同一廠家所生產藥物的批次不同(藥物內所含雜質不同),這些都能成為引發(fā)過敏的原因。攝入藥物的次數越多,產生過敏的可能性越大。
錯誤3 過敏反應都發(fā)生在用藥時或用后不久
解讀:藥物過敏反應不只發(fā)生在用藥的當時,有些藥物過敏反應是有潛伏期的。如一些藥物可能在幾個月后才發(fā)生過敏反應。如痢特靈引起的過敏反應,不少便發(fā)生在用藥后20余天。
錯誤4 出現(xiàn)過敏反應停止用藥就行了
解讀:發(fā)生過敏反應停止用藥只是首要措施。同時還應加強觀察,根據病情進行對癥治療,并應多飲水,以利于從小便中迅速排出殘存藥物。必要時還需要大量輸液,以加速藥物排出。
錯誤5 吃藥打針才會引起過敏
解讀:除口服或注射外,其他途徑用藥也會過敏,如含服、霧化吸入、治療牙病用的內塞藥和充填劑,以及各種造影用的碘制劑,均可引發(fā)全身性過敏反應。
閱讀下一篇
降壓藥早服晚服 不同情況不同對待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