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媽媽向人談過這樣一件事:她剛上小學(xué)的兒子很想?yún)⒓右粋€小記者班,她就為兒子交了學(xué)費。某一天,小記者班將要到戶外進行采訪拍攝活動,兒子興致勃勃向媽媽要活動費,可是這位媽媽卻很鄭重地告訴她的兒子:“要去參加活動,費用自理!”
兒子一聽就傻眼了,“我的壓歲錢早就用光了呀!”于是,這位媽媽就開始誘導(dǎo)他:“你已經(jīng)長大了,可以幫媽媽干家務(wù)活了,要不這這樣,從今天起,你負責(zé)飯后洗碗,每次的報酬為1元錢,怎么樣?”兒子很爽快地答應(yīng)了,因為他太想去采訪拍攝了。
接下來兒子就正式上崗了??己酥贫韧绤柕?,因為打碎了碗是要罰款的!這機械而繁重的活讓他感到很不適應(yīng),可是他為了攢錢,還是堅持了下來。盡管其間他曾抱怨過工資太低了,這位媽媽就向他分析說:“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,不需要什么技能就可以做的,所以報酬低。但是如果你做的事是需要動一些腦筋,不是所有人都能隨便做到的話,那么報酬就會高起來的。這就需要你不斷學(xué)習(xí)才能實現(xiàn)。”
兒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,終于他攢夠了錢參加活動去了。然而,在購買膠卷的問題上,他與媽媽又發(fā)生了爭執(zhí)。他執(zhí)意買了一卷36張的,而沒有聽從媽媽的勸告買24張的。結(jié)果,沖印的時候,自己的錢不夠了,只能借了。他有點難過,因為辛苦賺來的錢這么快就用光了,而且還不夠用。這時候他“總結(jié)”說:“其實那么多照片很多都差不多,拍出來也是重復(fù),還要浪費沖膠卷的錢,早知道我應(yīng)該買24張一卷的!”
國外很多父母都比較重視孩子自力更生。美國中學(xué)生有句口號:“要花錢,自己掙!”父母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,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、裝配摩托車,到外邊參加勞動。孩子只有在使用自己勞動所得的錢時才會比較珍惜。因此,父母應(yīng)該讓孩子意識到勞動和工作的重要性,讓孩子明白:要獲得報酬,你就得工作。只有工作,你才有工資用于買吃的、穿的以及支付水、電等家庭必要開支。幫助孩子們理解這一點后,父母可以建議,如果他們能在自己的義務(wù)之外做一些額外的家務(wù)活,父母可以給他們開工資。雙方協(xié)商一下,就工作報酬、完成的期限及質(zhì)量達成一致。一旦孩子完成了工作,報酬就立即支付。